??2月12日晚,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海寶公園內人潮涌動,盛世華章、齊天大圣等16組2.7萬個大型宮燈、國潮彩燈和中小學師生制作的手工花燈次第點亮,絢麗燈光如星河傾瀉般灑落,有著千年歷史的海寶塔亮了!
??海寶福燈會以“覓、市、印、粹”四大板塊串聯起夜游、年貨市集、元宵游園等十大主題活動,孩子們穿梭在長廊,一邊欣賞美麗花燈,一邊聆聽興慶區歷史文化故事。“看花燈學歷史,真有趣。”興慶區唐徠小學北校區“紅領巾”尋訪小隊的隊員陳思涵在尋訪中感慨。
??老城區如何展現新時尚?興慶區深入挖掘老城文化底蘊,通過打造主題場景、培育特色業態、融入演藝節目等方式,樹立文旅新地標。
??當鼓樓、玉皇閣等古建筑搭上視效藝術和數控燈光,老街區一鍵切換到“燈景融城”模式。“今年有外地朋友來銀川過年,我們在老城區的鼓樓周邊一起欣賞燈光秀,品嘗美食、游玩體驗都倍兒爽!”市民王懿自豪地說。
??深藏在城區的老街小巷也開始展現“鮮活的當下”。漫步在興慶區自強巷,“我們如此熱愛銀川”“這里是銀川”的涂鴉讓文藝青年心潮澎湃。自強巷原來叫西門二道巷,20世紀40年代改名為“自強巷”。前些年,隨著街區的墻體、路面等基礎設施逐漸老化破損,這里成了大家逃離的背街小巷。
??2024年以來,興慶區守“家底”盤“庫存”,維修改造街巷60余萬平方米,新建市政道路30多公里,采用“微介入”有機更新改造方式,結合街巷現有商業業態,打造具有特色的主題街巷。
??自強巷變了!改造中,巷子巧妙地被設計劃分為“轉角遇到愛”“漫游興慶”和“老城記憶”三個主題區,老故事彩繪變成墻上風景,一邊是老式住宅樓透著淳樸氣息,一邊是文藝小店展露時尚元素,周末和節假日總能吸引不少年輕人前來打卡。
??“我們在老城‘煥’新中,要‘面子’也要‘里子’,改造基礎設施、改善居住環境,同時保留它的歷史文化基因、嫁接現代生活方式,聚集人氣、滋養城市。”興慶區文化旅游體育廣電局副局長石晶說,如今的興慶區老街巷,成了銀川城一張獨特的文化名片。(記者 張文攀 閆磊 通訊員 周悅)